2007年世界遗产」学生征文比赛 (港岛区)

 


高级组冠军
庇理罗士女子中学庄艺文同学

 

文化遗产对香港之重要性

 

历史是一条河,一条浑浊的河。凝重的河水沉淀着我们祖先的过去,有美好的,有不堪的。后人若不将之打捞、发掘,并加以保存,便会沦为亲手将历史的存在意义扼杀的凶手了。

人生少不了怀旧,怀旧离不开追忆历史。新世纪的香港人,放眼未来,不断向前迈进。现实社会是他们眼界的全部,却也形成一种蒙蔽。

历史彷佛渐渐埋藏于人们眼中的盲点,被视而不见。

现实,其实往往是以历史来充实;历史,又是靠现实来生辉的。而文化遗产,就是历史遗留给现实的痕迹。但是,不知从甚么时候开始,文化遗产变成了香港城市发展的负累。

政府说中环发展无可再拖,天星码头和钟楼始终逃不过被拆卸的命运。取而代之的,是个维多利亚式的仿制品。香港文化人董启章曾说:「旧物完成了历史使命。」,这样的一句话是纯粹对文化遗产给予尊重,还是赞同可以理直气壮地将旧物清除,让旧人将其铭记于心便足够?说实在的,一切其后仿制的历史替代品根本是毫无意义,不值一哂。

去旧留新,新不如旧。历史在香港难以承传,又无法回头。狭窄的空间容不下文化遗产,历史只是过去的包袱,发展的障碍。不过,历史作为赋予一个族群存在的意义的故事,那些遗址则勾起人们段段的集体回忆,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过往辛苦建立、经营的,究竟是甚么。文化遗产除了是属于当地人民,其实也是外游人了解当地风貌的最佳旅游指南。历史的精神意义是长存的,并不是写在书本上的文字,它是由活生生的主观记忆和客观实物交织而成的。香港这小城市的光速发展,使她的历史被迅速遗忘。

今天人的怀旧,已经不同于十年前的怀旧,集体回忆彷佛只是上一代的话题。旧区、喜帖街、蓝屋……这些旧物我们新一辈的人可曾听说过?我们不曾陪伴香港艰苦过,我们一出生就不断被教育要「向前看」,可是却很少听说要「忆苦思甜」,大概是因为我们不曾苦过吧。也许数十年后,到我们要去怀旧,只能够怀缅九七金融风暴,「沙士」,迪斯尼……却少了份土生土长的香港情怀。正如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丁新豹说:「香港拆得太多,历史要靠实物讲故事,香港故事该如何再说下去?」

发展使一个城市迷失。文化遗产需要人去抢救,寻回被遗忘的昨天。



 

© 玄陵世界遗产基金会版权所有
免责条款